施老師愛開講
  • 關於施老師
    • 樂善好施服務隊
    • 影音新聞收集
  • 房產教室
  • 政經教室
  • 美食教室
  • 校外教學
    • 馬爾地夫遊記
    • 賽席爾遊記
    • 杜拜遊記
    • 新加坡遊記 >
      • 新加坡美食之旅 (二)
    • 海洋贊禮號遊記 >
      • 海洋贊禮號 行之卷
      • 海洋贊禮號 住之卷
      • 海洋贊禮號 衣之卷
      • 海洋贊禮號 食之卷
      • 海洋贊禮號 育之卷
      • 海洋贊禮號 樂之卷
    • 北海道玩雪之旅 >
      • 北海道 衣之卷
      • 北海道 行之卷
      • 北海道 住之卷
      • 北海道 食之卷
      • 北海道 育樂之卷
    • 布市秘境 - 皇家峇里養生館初體驗
  • 報讀課程
    • 老生長談 - 畢業生專訪
    • 學生推薦函
  • 聯繫施老師
  • 學生會員專區
    • 就業機會
    • 昆士蘭優良律師排行榜
    • 2016 結業晚宴相簿
    • 2017 學院化裝舞會
    • 2018 學生專業形象照拍攝活動
    • 2018 Charity Concert

施老師的房產教室

影片:金融工程師專訪施老師談工黨負扣稅改革政策

24/6/2016

2 Comments

 
2 Comments

2016 聯邦大選:真實與謊言

21/6/2016

0 Comments

 
最近在微信上,我乾脆開了個政論群,讓對澳洲政治有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討論。其中許多網友都提到,怎麼感覺到工黨的廣告鋪天蓋地,自由國家黨好像都沒甚麼在廣告,不是應該自由國家黨比較有錢工黨比較沒錢嗎?

我確實也有相同的感覺,開著車在路上聽澳洲的電台,不斷的聽到工黨的負面洗腦選舉廣告「譚寶總理說他有計畫,我們都記得上次紐曼州長說他有計畫的時候發生了甚麼事!聯盟黨會砍工作、砍教育、砍健保!」

路邊的大廣告牌也是看到工黨的負面廣告。有趣的是,看到一個廣告牌,上面有譚寶總理的相片,大字寫說「Turnbull is cutting further & harder!Cut Jobs!Cut Schools!Cut Healthcare!」(譚寶將砍得更多更狠!砍工作!砍學校!砍醫療!) 然後旁邊兩個人像,分別是前總理艾伯特與前昆州州長紐曼。這兩位真是躺著也中槍,上次州選舉工黨靠著這兩位的頭像貼滿各投票所反敗為勝,這次聯邦大選又祭出來,把他們兩位當票房毒藥使。

我連女兒打開iPad看Youtube卡通影片也要先看到一段工黨的負面選舉廣告說邪惡的銀行現在笑得很開心因為自由國家黨要給他們減稅!

我都忍不住問自己,自由國家黨的廣告哪裡去了?為什麼我要四處被工黨廣告轟炸?
Picture
根據以往經驗,大選前的兩週兩黨會將75%的競選廣告經費集中轟炸,之前我們所看到的不過是四分之一的廣告銀彈罷了,接下來才是真的鋪天蓋地。至六月二十一日為止,我們其實可以看到自由黨的正面選舉廣告投入花了 $1,473,717在主要電視台與報紙上,比起工黨的 $418,448正面廣告要多出了超過一百萬澳幣。自由黨主要的廣告都是在強調對於創造工作機會與經濟成長的計畫,工黨的正面廣告「一百個好政策」應該說沒甚麼人看到。

但是工黨的選舉經費大部分都花在了負面選舉的廣告來攻擊譚寶總理與聯盟黨。早在五月底工黨對於負面的選舉廣告投入就超過了它的「一百個好政策」,不要說選民們對一百個工黨好政策沒甚麼印象,我還看到一段影片是記者追問肖頓黨魁要看他能記得幾個好政策,連他也答不上來。至六月二十一日為止,工黨總計花了 $925,931對譚寶總理窮追猛打砲火猛烈。在六月二十日之前,自由黨的負面競選廣告大多只在網路社交媒體上刊登,第一個負面電視廣告「不變的工黨 - 比爾肖頓反對降稅」才隆重登場,花費$75,000。總計工黨的負面選舉廣告要超出自由黨的$312,505近乎三倍!

人家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負面的攻擊性選舉廣告總是比較吸引大家注意力。自由黨的一位老黨員不解地說,「通常不是都應該先打正面政策廣告然後才攻擊我們的嗎?怎麼那麼早就開始負面廣告了呢?」拜託!甚麼年代了你還指望對手跟你照著以往套路來?

根據 The Australian 日報(6/5/2016)報導,代表全國兩百五十萬工會會員的Australian Council of Trade Unions 向工會會員們徵收了$1300萬的費用,投入了 $3000萬來幫工黨打擊譚寶政府,工會的頭頭們會盡一切力量使工黨來執政,目前還花不到三分之一呢!

我向來是支持政黨以正面選舉的方式競選,你想要執政就告訴我們你要怎樣為我們廣大選民帶來更好的未來!拼命的攻擊抹黑對手只會讓理智的選民看清楚哪個政黨是有計畫改善民生,哪個政黨只想著要打敗對手上位。我看到了上次靠著負面選舉意外執政的昆州工黨政府;我也看到了堅持正面選舉不顧對手負面攻擊的布里斯本市自由黨政府,這次聯邦大選鹿死誰手,我們就拭目以待。

健保私有化?本次大選最大謊言?

工黨黨魁肖頓在此次大選的誓師大會上宣稱七月二日的選舉日是對於全民健保的公投。他製作了一個拯救健保的網站,還請出了工黨老總理霍克,錄製了一段影片,內容就是指責聯盟黨想要廢除健保,要選民幫助肖頓及工黨拯救健保!

譚寶總理怒斥工黨的大謊言「工黨成員在晚上打電話給澳洲年長的公民,恐嚇他們說健保要被賣出去了!健保要私有化!這是這次大選最大的謊言,它不是肖頓先生唯一的謊言,但是是最離譜的!」

譚寶總理很堅定的說「我要很清楚的說,健保永遠不會被私有化!健保不會被賣掉!現下政府提供的每一項健保服務都會繼續由政府來提供。句號!」

實際上,我很遺憾看到工黨這次試圖「拯救健保」的選舉手段反而可能加速健保的破產。

為什麼我要這麼說呢?因為工黨這次的指責會使得未來沒有一個政府敢去嘗試改善我們的健保制度,健保的營運效率會下降、成本會上漲,而它的持續性與壽命也會受到影響 - 隨著澳洲社會老年化,越來越多的嬰兒潮民眾退休開始不繳稅然後對健保的依賴增加,若不改善只會讓健保雪上加霜。

接下來的幾年,健保制度的主要功能包括它電腦資訊系統都需要升級,而最可行的方案是請私有企業參與。

而工黨根本也沒找到任何的證據說聯盟黨要賣掉健保,它的指責完全是建立於政府對於 Productivity Commission 生產力委員會的一段指示「 Undertake an inquiry into Australia’s human services, including health, education, and community services, with a focus on innovative ways to improve outcomes through introducing the principles of competition and informed user choice while maintaining or improving quality of service」(去研究澳洲的人文服務,包括醫療、教育、社會服務,專注於創新的方法來改善結果,引進競爭的原則、有資訊後的使用者選擇並保持獲改善服務品質)。這是對龐大政府付費系統的檢討,而引進私有企業服務是其中的一個選項。但政府撤掉了這個選項,也從未提起要賣掉健保服務。

就靠著這一點,霍克老總裡就跳出來說這是一個健保私有化的專案小組,自由黨就是想健保私有化。

而工黨的影子醫療部長 Catherine King 被問及是否支持政府邀請私有企業改善健保的電腦資訊系統時,她自己也承認再過四五年是需要看看如何更新系統。

我覺得說起效率,政府拍馬也趕不上私有企業,將電腦系統外包給有競爭力的私有企業要比政府自己來搞要有效多了。可惜這條路就因為工黨要用來政治鬥爭,聯盟黨也把它給封閉不可行了。

本次選舉還有啥謊言?

工黨:「我們要保衛 Bulk Billing!(看家庭醫生免自費)」

事實:「過去十二個月在譚寶政府下,Bulk Billing的次數要比工黨執政最後十二個月要多出 980萬次!」更多人使用了 Bulk Billing,艾伯特前總理的嘗試請病患自費一部分已經宣告失敗沒有實施,但是工黨還是不放過這一點指出當初譚寶是支持艾伯特前總理政策的。
工黨:「譚寶總理砍掉了 $29 Billion 的學校經費」

事實:「接下來四年聯盟黨政府將增加每年學校的經費 $4.1 Billion (上升26%)」聯盟黨花的是沒有像工黨說要花的一樣多,但是這不能說是砍掉吧?
工黨:「自由黨跟國家黨還沒攻擊健保之前就已經先砍了學校與醫院 $80 Billion的預算!」

事實:「接下來​四年聯盟黨政府將增加醫院撥款 $3.9 Billion (上升 23%)」
工黨:「譚寶總理想要砍掉周末的 Penalty Rate罰款薪資!」

事實:「兩黨對於周末額外要付給員工的高時薪是持同樣態度,由獨立的 Fair Works Commission 公平工作委員會來評估決定,兩黨都會接受獨立委員會的評估建議。」
工黨:「譚寶總理要給百萬年薪的人減稅 $17000,一般人啥都拿不到!」

事實:「2014年的時候工黨同意政府向年收入超過十八萬的納稅人徵收 2%額外的三年臨時預算赤字修復稅,時間到了工黨不同意該稅終止,要將它固定下來,讓最高稅率達到 49%」
​
Picture
由於自由國家黨的負面選舉廣告還沒大量出現,我也沒有啥謊言可以揭穿,唯一就是自由黨找了個技工拍廣告被網友質疑那是個演員而不是真的技工,因為他沒曬黑、手太乾淨、杯子易碎、指甲不黑...

但是微信朋友圈中狂轉發了關於工黨要給三萬難民大赦的新聞,如同以往微信媒體的誇大其詞,連「你若當選天理難容」的標題都出來了。後來又傳說工黨澄清沒說過這事,華人網友群起慶賀自己左右政策的力量!

另外還有關於工黨支持 Safe School 反歧視性向的計畫也被寫得令人毛骨悚然,我也保持懷疑態度,我覺得這項計畫應該立意良好是要反歧視反霸凌,要學童理解世間上有不同性向的人,但是教材有點太過火了,自由國家黨要求該計畫不在小學施教,等中學再開始,並把一些角色扮演的教學活動內容去除。由於這是維州工黨政府開始的計畫,又是在工黨吉拉蒂前總理任內開始的,所以許多教會發起了反對工黨的聲音。

每次選舉我都希望能夠呼籲政黨少打負面選戰,希望我們華人選民能夠少被忽悠,理智地明眼地看待每一則新聞,理性的投下會影響我們未來的神聖選票!


​
七月二日請大家別忘了投票,今年的選舉規則有變,綠色選票有幾格就要填幾個數字,六格就寫 1至6,八格就寫 1至8。如果想投自由國家黨就在 LNP的格子寫1,然後隨您喜好填寫每個格子,把工黨跟綠黨放最後;如果想投工黨就在 ALP的格子寫1、綠黨就在 Green的格子寫1,每個格子都要填,才不會變廢票。

自由國家黨投票指示:https://www.liberal.org.au/how-to-vote 

工黨投票指示:http://www.alp.org.au/
0 Comments

2016 聯邦大選:觀察兩黨經濟政策有感

14/6/2016

1 Comment

 
最近幾次參加了聯盟黨募款餐會都被臨時叫去擔任拍賣師,這個任務真的不容易,尤其是還與拍賣高手布里斯本市闊克市長同台的情況下,自己都覺得自己是關公面前耍大刀。為了支持聯盟黨發展經濟,我即使在台上主持拍賣,自己也都自己加價買下一樣東西,自嘲說「當助選拍賣師沒錢領不用說,還要倒貼贊助!」

我在主持Rankin區聯盟黨候選人歐菲雅拍賣的時候對著全場歐菲雅的朋友說,我們舉手競拍不只是支持我們的朋友打一場艱難的選戰,這是為我們、為我們下一代的未來在投資,希望能夠讓聯盟黨的聯邦政府有機會推動他們的政策,將餅做大,發展經濟。

上週又拜讀黃若先生大作,裡面提到澳洲正面臨著全球經濟放緩、中國買礦需求下降的現況,若是在聯盟黨前總理霍華德時代還有財政盈餘倒也還能夠一邊把餅做大同時又重新分配所得,但是在工黨陸克文與姬拉蒂兩位前總理六年在位期間的大肆揮霍,澳洲政府目前總欠債是 $752,305,000,000,光是利息也是個天文數字,我們兩千四百萬人口,包括剛出生的小嬰兒,每人平均分攤下來就是 $31,346的債務。

LNP 聯盟黨的經濟政策

Picture
現任的譚寶總理與內閣提出的是一個比較長遠的發展經濟藍圖,要從國家經營環境改革做起,主張從小企業公司稅減找至25%開始,在十年內漸漸地擴展到中型與大型企業,全面將公司稅降到25%,以增加澳洲企業在全球的競爭力。雖然聯盟黨預估這樣會短期收入減少,但可以使企業更加願意投資,並吸引外國投資來澳洲做生意。透過這項措施,未來十年全國每年GDP可以增長1%,股民也能獲得更多紅利吸引股票投資,公司也能聘請更多員工或加薪。

經濟學家 Chris Richardson表示這是對國家而言正確的方向,但是從政治層面上來看,它卻沒有號召力,因為十年太長,更重要的是年收入 $80,000以下者幾乎無法在這項政策中得到任何立即直接的好處,誰會考慮未來十年的事情?

其實聯盟黨的這項政策已經是因為政治層面而做了修改的,因為真正對國家更有利的作法不應該是只先照顧小型企業,而是應該同步對所有公司降稅。小生意在近五年來只聘僱了新增僱員總額的18%,兩百個員工以上的大企業則是在過去五年來聘僱了新增僱員總額的52%。小生意也只聘僱了全澳洲僱員的的32%。

而比起聘僱了四人以下員工的小生意來說,大企業也比較有可能把節省下來的公司稅投入創新與發展。所以若是政府真的想要降公司稅來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及增加創新投資,應該是優先為大企業降公司稅或同時進行才對。

但是想一想也知道以我們現在的政治鬥爭狀況,根本是不可能,聯盟黨就連先降小生意的公司稅再擴張到所有公司,都被工黨拿來大做文章攻擊,質問聯盟黨為什麼 (未來) 要送錢給像是四大銀行一樣的大企業?說對公司減稅 $50 billion是給大企業送錢!


ALP 工黨的經濟政策

Picture
工黨提出了較為普羅大眾的政策,工黨黨魁肖頓提出了一個大幅削減賦稅優惠的大計畫,其中包括了增加香菸稅、減少高收入者退休金免稅額、改革負扣稅、將增值稅50%免稅額砍半等等,並反對將公司稅降低於27.5%而且只限於兩百萬營收以下的小生意可以降公司稅。這樣自己掰手指算一算,就很高興地算出這樣加稅與減少投資優惠,能在未來十年增加國庫150億的財政收入,完全不考慮這些政策會如何影響投資與經濟,會如何減少真正稅收,就覺得自己有錢了可以狂開選舉支票!

工黨認為刺激經濟的做法就是要花錢、給補助,這樣大家有錢可以花就能夠發展經濟。已經宣布端出的「選舉牛肉」就包括了改進學校設備、增加低收入家庭的福利補貼、增加新家庭的育嬰津貼等等。黨魁肖頓如同散財童子一樣巡迴全國各地開選舉支票,五月二十日新聞鏡頭捕捉到肖頓對著工黨支持者們說了一句「You can put that on the spend-o-meter, that's another million!」(你們可以把那個再記到我們的花費錶上,又是一百萬!) 花錢花錢再花錢!

財政部在同一天公布了他們的評估,說目前聯盟黨通過但被工黨擋在上議院不通過的政策原本可以創下 $18 billion開源節流。而工黨只從預算中找到了可以改善的 $16 billion (其中包括$14 billion的增稅與$2 billion的節約)。工黨能做的開源節流一開始就輸聯盟黨 $2 billion,而選戰開打這四個禮拜以來,工黨已經宣布了 $12.7 billion的新開支,比起聯盟黨開出總計不到 $1 billion的新選舉支票,整整多了十倍以上!這錢也不曉得要從哪裡生出來?


黨魁肖頓在5月11日被採訪時為它們接下來十年花費 $37.4 billion改進學校設備的政策要套上促進經濟增長的光環,引用了史丹福大學的經濟學教授 Eric Hanushek報告說「只要進行了這些改變,立即就會有 2.8%的改善!」而隔天 Eric Hanushek教授就出來打臉,他說經濟增長是會來自於教育的成果而不是教育的花費!而且 2.8%的改善他說的是八十年的結果,所以就是2095年,真是一個百年樹人的計畫!
​​​
事實上如同我上次比較兩黨政策時說的,兩黨都增加了對教育的投入,只是工黨承諾要花更多!兩黨都會減公司稅,但是聯盟黨的計畫更宏大。

公司減稅好處在哪?

Picture
兩黨的政治人物都是很會玩政治,都有被抓包說現在講的話跟過去講的話不一樣。在這資訊年代,媒體不但能夠翻出舊報導,還能影音重現,我都為政治人物覺得可憐。之前工黨抨擊譚寶總理為了當上總理放棄了過去的理念與原則,而這次工黨黨魁也被翻了舊帳,肖頓在2011年8月23日於國會中說道:
「降低公司稅會增加國內生產與國內投資,更多的資本投入代表著更高的效率與經濟成長,這也會帶來更多的工作與薪資增長」

如今肖頓一再的說降低公司稅是給大企業送錢,但忽略掉聯盟黨政策下先得利的是年營收在一千萬以下的中小企業。在2016-2017財政年度,870,000小企業與它們340萬個員工將會從公司稅降低到27.5%獲益。若是聯盟黨得以連任,接下來十年三百萬家企業與一千萬員工將會從這個公司稅改革中獲得好處。

此時,六月三日,前任的工黨國家黨部會長 Nynuggai Warren Mundine 站出來透過The Daily Telegraph發表意見:

「工黨過去明白要維持住公共服務例如醫療與教育,關鍵在於經濟成長。也明白說企業透過投資與創新帶來經濟成長。這也是吸引我積極參與澳洲工黨的原因,讓我最終成為全國黨部會長。

但是如今工黨不再明白事理了,叫公司減稅為「$50 billion的送錢」是胡說八道。這$50 billion是將用來創造更多的工作、更多的投資、更多的創新、更多為自己退休做準備的人的收入、退休金與小生意業主」

前工黨全國黨部會長談負扣稅

Picture
我知道其實工黨裡面有很多懂得生意的人,但是以工會為主導的這個政黨裡,有生意頭腦的這些人處於弱勢。我為這位敢站出來反對黨政策與論的前會長 Warren Mundine喝采,他是一位澳洲原住民,在2012年退出工黨,被當時的艾伯特總理任命為澳洲政府的原住民事務委員會主席。

​他也討論了負扣稅的改革,一篇他投稿媒體的文章上面替譚寶總理說話,提到譚寶總理被 ABC電台的左派主持 Jon Faine向總理抗議,說他的孩子買不起房。譚寶總理回他「你應該幫助他們,一個像你一樣的有錢人,你應該可以為兩代平等付出一點」Jon Faine確實是個有錢人,納稅人為他的薪水付出 $30萬一年,我也同意總理的看法,他可以幫助他的孩子而不光是抱怨。

來自於11個兄弟姊妹窮苦澳洲原住民家庭的 Warren Mundine先生提到了他是怎樣從勞工最底層一步步爬上來的,他的第一個家是個帳篷,後來父親貸款買了個房子,父母住一間,姊妹們住一間,祖父母擠一間小房間,他跟他的兄弟們睡在陽台上的一張單人床。長大後住的是政府廉租房,然後他白天工作晚上打工周末打零工,再加上父母與岳父母的幫助存錢,在1979 年買下一套 $34,000的房子,離市中心50公里,每天花三小時去稅務局上班。六年後賣了 $51,500,房地產幫助他向前進。如今同一套房子價值是原來的十倍,這證明了房地產是如何幫助工薪階層的人民創造財富。

他說擁有自己的家園是澳洲人的夢想,而如今這個夢想還要包含擁有投資物業,投資物業幫助許多人擁有了家園。沒錯,我也一直認為首次購屋者 First Home Buyers 應該都要考慮如何成為租房投資者 Rentvestor,一邊投資物業租給別人一邊自己也租物業自住,未來才有能力買自住房。


Warren Mundine先生說討論到底負扣稅政策與增值稅優惠政策是幫助富人多一點?還是窮人多一點?是沒有意義的,像他一樣的勞工階層人民不應該計較說別人賺得比自己多或別人多節稅。他說他成長過程中周遭的人不在意誰擁有更多,而是為自己與家人的未來去拚搏。勞工階層的道德價值觀應該不是去忌妒他人或覺得自己應該從富人那邊獲得更多。勞工階層的道德價值觀應該是努力工作,自給自足,養家活口不靠救濟。

他說所謂的社會公平正義是澳洲人所追求的,而這個公平也包括了讓所有澳洲人都有機會透過房地產投資積累財富而不被政府給阻擋。

​我看完他的故事覺得實在太勵志了,這才是勞工黨的精神。我大學時期也曾經是工黨黨員,就好像現在最新民意調查顯示24歲以下選民有61%傾向工黨一樣。極左跟極右理念都對澳洲社會沒有好處,我覺得以現在的經濟狀況,還是中間偏右好一點,還是要支持聯盟黨。

現在的澳洲首富從礦業女首富變成房產業首富,這很明顯地看得出來房地產建築產業是現在經濟重要支柱,以直接聘僱人員來說也是全澳洲第二大產業。我們的經濟現況不允許我們去讓工黨冒險。而我們的昆士蘭工黨政府也正準備向海外人士動刀提高印花稅,這除了讓我懷疑昆士蘭工黨財政部長的數學能力之外,又體現了現下工黨殺雞取卵的習性。

結語

我最近寫這麼多政論文章,很多人看到我就說叫我出來選舉。我心裡其實是失望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就算去選舉還當選了也不過又多了一名政客。我花時間收集資料寫這些文章是希望讓我們華人朋友也能夠了解澳洲的民主制度與政治對我們的經濟與生活會有甚麼樣的影響,希望有投票權的華人朋友們能在七月二日看清兩黨政策而做出正確選擇,沒有投票權的華人朋友也一樣能夠影響選情,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支持自己覺得應該支持的政黨。

根據五月六日的 The Australian日報報導,代表全國兩百五十萬工會會員的Australian Council of Trade Unions 像工會會員們徵收了$1300萬的費用,投入了 $3000萬來幫工黨打擊譚寶政府,工會的頭頭們會盡一切力量使工黨來執政。一百位 CFMEU工會成員因為擾亂建築行業導致建築成本高漲而被告上法庭,但是工黨還是在工會的指使下阻擋政府成立 Australian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Commission來管理工會在建築業的過份違法行為。我每天開車上班聽電台、看臉書都是鋪天蓋地的工黨廣告,其中有很多不實的負面選舉內容。我就覺得為什麼大家很少聽到兩黨傳達正面選舉政見,所以才會出錢出力支持老是受到攻擊的聯盟黨,因為我比較認同它的經濟策略。

工黨有工黨好的政策,聯盟黨有聯盟黨好的政策,我也沒希望聯盟黨一黨獨大,但是需要能夠有個能夠完全執政的政府好好地為人民做事,有個雖然敗選但是能夠重新反省輸在哪裡的反對黨替人民監督政府,而不是玩政治阻擋法案的推動。大家可以支持自己認同的政黨,可是我還是希望聯盟黨能有機會再執政一任,減少國債發展經濟降低失業率。聯盟黨執政以來,出口增加了17%、服務出口增加了21%,出口貢獻了我們 3.1% GDP成長的一半;失業率從去年的6.2%降低到5.7%,去年一年就增加了300,000份新工作 (其中一半在聯盟黨執政的NSW),是2007年以來增加最多工作崗位的一年。我希望這一切都能繼續往好的方面發展,請大家好好考慮後投下您神聖的一票!
1 Comment

「難道所謂的公平稅制就是讓工薪階層交稅養懶人?」- 黃旭剛高級估算師

6/6/2016

0 Comments

 

本文由澳優資產折舊抵稅 總經理  Lawrence Huang 友情供稿

筆者不明白,為啥提高GST行不通,政客們就拿負扣稅和養老金開刀。要想國家財務狀況徹底改善,根本上是要促經濟,拉內需,保就業。這是長期需要做的事。

四年內我們換了四個總理,那一個上臺都說要經濟發展,可是國內經濟環境每況愈下,政客們只顧自己加薪和海外旅行,對老百姓的生活疾苦置若罔聞。

以前澳洲靠中國,礦業繁榮。去年以來,中國產業轉型,資源需求銳減。好在澳洲推出了促進投資移民的政策和中國國內資金外流,促進了澳洲的房地產市場,所有和房地產有關的行業都受益匪淺,比如地產仲介的隊伍一夜間欣欣向榮起來了。

現在政客們拿負扣稅開刀,意在打壓房價。然而,和房地產相關的所有行業首先會受到全面打壓,我們的經濟會陷入無增長點,無領頭羊的停滯狀態。接下來,所有受負扣稅恩澤的人(主要是年收入少於8萬的工薪階層)都會受到損失,我試問,難道每天朝九晚五打拼的勞苦大眾就是稅改的最大受害者嗎?難道所謂的公平稅制就是讓工薪階層多交稅養懶人?

澳洲本土製造業舉步維艱,比如國家本來是出汽車的,現在為啥不生產了,就是因為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太高。今天美國大部分州的最低工資是少於10元的,可澳洲的最低工資是17.29,高了70-80%。你如何和人家競爭,更別說和廣大的發展中國家競爭了。難怪網購盛行,因為就算是加上快遞費,國外的商品還是比國內的便宜。

高工資使國內企業承壓巨大,為了生存,大的企業一方面裁員,一方面把業務移到海外或外包。一些不得不在國內生產的大企業(如礦企)就不得不聘外勞來。同時小的企業不敢擴張,保守經營。那怪一些商店週末或節假日寧願關門,也不聘人了。

高工資也嚇退了國際企業和海外投資,也抑制創新型的新企業誕生。這勢必導致失業率上升。 我對澳大利亞2016年1月份失業率跳升至6% 一點都不感到奇怪。

失業的人都去拿福利,加上年老者、殘疾人和養孩子的人,使我們的福利支出與日俱增。難道我們非得對外舉債,靠犧牲下一代澳人的利益才能過活嗎?為啥眾多年輕力壯的澳人不願打工掙錢,而是依賴眾多的福利過活,政府不應該先檢討一下當下的福利政策嗎?難道醫生、護士、老師等專業人士,他們對社會的貢獻遠遠超過普通老百姓,他們就不應該多得到些嗎?

任何一個國家,要想國泰民安,就要鼓勵所有的國民:有力出力,有錢出錢,不要養懶人(他們只會等+靠+要),造成社會分配不公。如果你的收入分配制度真正能讓勞動者多勞多得,不勞不得或少得,我想會有更多的國民會加入就業的隊伍,我們的勞工工資就會下降,這樣一來,企業就願意多聘任員工,我們的經濟就有了發展的前提。

2015年4月16日上屆總理亞伯特被問到會不會否決負扣稅改革時說:“會”。他還說“我想對那些到處找方法增稅的人說,我們真正想做的是控制我們的支出。澳洲沒有稅收過低的問題,只有支出過高的問題,這是前政府遺留造成的。”

住房產業協會(HIA)的行業政策執行總監Graham Wolfe稱,限制住宅房產享受負扣稅將減少房地產投資。他說廢除住宅房產印花稅應該是與房產相關稅改的重中之重。

澳洲歷史上曾經嘗試過取消房地產負扣稅和折舊抵稅,但不久就取締了,因大失民心:不僅投資者會大幅減少,市場上出租房的供應和營建業將會受到影響,房租將上漲。結果最倒楣的還是老百姓。租客可比投資者多多了,他們的選票力量讓歷屆政府都不敢輕易在這個敏感問題上動刀。

據統計,澳洲政客手上也有不少投資房,他們自然也不願意放棄負扣稅和折舊抵稅這塊香餑餑。

我們姑且看看身邊的兄弟,以前紐西蘭人爭先恐後地往澳洲跑,現在相反了,好多澳人跟隨紐西蘭人跑回塔斯曼海峽那邊去了。一家跨國公司的老闆道出了原委:“澳洲的稅制不如紐西蘭好”。澳洲萬萬稅(多而雜)是出名的,以前打拼的勞苦大眾因為還有負扣稅,開始多交點稅就認了,因為還能靠投資房的負扣稅,年底能拿回點損失。現在如果沒有了負扣稅, 誰會願意白費工夫多交稅來幫政府養懶人和閒人?
紐西蘭以前沒有增值稅和印花稅,也面臨著中國人來跨國買房,使國內房價暴漲的問題。然而紐西蘭政府沒有以犧牲現有的投資者利益為打壓房市的前提。而是採用其他手段,如兩年內買賣房屋交增值稅(打壓投機),降低買房貸款比例(減少發放房貸)和新買房人必須提供紐西蘭稅號或公開海外財務狀況表等(保護國人利益)。

澳洲政府是三級政府,比紐西蘭多了州級別政府,然而我們的政府比人家高效或高明了嗎?為啥不從控制開支(精簡機構,削減福利),提高國家的競爭力和吸引海外投資,促進經濟發展入手?我認為這比拿負扣稅和養老金開刀高明多了。後者只能是拆西牆,補東牆,獎懶罰勤,造成社會分配的更加不公。
最後,聲明筆者不是反對負扣稅和養老金的改革,而是希望稅改能夠不針對那些勤勞誠實的勞苦大眾。因為我們還有相當一部分年收入超過百萬億萬而不交一分錢或交稅少得可憐的富豪和跨國公司的存在,還存在著廣泛的現金交易,還存在著稅收分配不公,使用不當的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加解決,單純地拿投資者,年老者,打工者,工薪階層開刀,未免是長久之計。筆者更不想看到因為負扣稅的減少,而帶來房租的上漲,導致通貨膨脹,給本來停滯的經濟雪上加霜,給我們國家的前途蒙上陰影。

2016年3月3日主流媒體報導,現任譚博政府明確表示,與負扣稅的改革劃清界限,也就是說,執政黨不會進行負扣稅的改革。

這對於大多數有投資物業的人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然而筆者想強調的是:這對於廣大的租客也是一個好消息。2013年時澳洲租客的數量比1981年租客的數量翻了一番,其中單單住在私人投資物業中的人數就達到450萬。今天這個數字還會提高。
​
住房短缺是澳洲長期面臨的一個難題,而政府的公房是如此的有限(請見下圖,最下面的虛線是政府的公房供應量。而倒數第二條虛線代表的私人投資物業是政府公房數量的2-3倍),因此私人投資物業是對老百姓的住房生活一個必要的和有益的補充。

Picture
如果開展負扣稅的改革,私人投資者由於自身稅務利益的瞬間消失,必將提高房租(這恐怕是房東僅有的幾個權利之一)。工黨恐怕忘記了關於負扣稅有幾個事實:

- 1985年當政的工黨財長Paul Keating 首先提出引進負扣稅,意在對付黑市租房市場(繞過仲介自己租,相當於現金交易);
- 1986年工黨又撤銷了負扣稅。但沒過多久,1987年又趕緊放回去了。因為發現房租市場反應敏感,尤其是悉尼的,房租升了不少,租客哀聲怨道;
- 自那以後幾乎每次大選前, 兩黨都有關於負扣稅的口水戰。

除了房租上漲外,負扣稅的改革還會大大打擊房地產和相關的產業。比如在只有新房才能享受負扣稅的前提下,投資者會願意繼續投資新房嗎?因為誰都知道,今天的新房到了明天,它就是舊房了。也就是說,只有第一任業主才能享受負扣稅,將來他賣房時,就會面臨售房困難的風險,因為繼任的業主無法享受負扣稅,他的投資回報會大打折扣,投資風險會大大提高。

如果投資房市場萎縮,或許投資現房,如單元房的房價會下跌。有人估計是2%,也有人估計是6%,然而這會解決首次置業者的購房難題了嗎?如果首次置業者沒有一個長期穩定的收入,任何銀行或放貸機構會給他們提供貸款嗎?對於一個單純依賴福利而不思自食其力的人,你會指望房價有朝一日會跌到他也能買得起房嗎?

統計證實,房地產和相關的產業是礦業之後,支撐當今國家財政的支柱。如果房價真的下降,房產投資者只會觀望或止步,誰會相信建屋市場會長盛不衰?廣大的建築工人和房地產從業人員會加入到製造業等行業的失業大軍中,無疑會給我們的福利系統雪上加霜,我們國家的財務狀況改善只能是一句空話。
 
2016年3月15日財長Scott Morrison清晰地表示2016年預算很難推出個人和公司稅減稅,儘管他最近幾個月都表態減稅是他的最優先選項。他還說預定在明年廢除的赤字稅還是一個目前為數不多的減稅項目。

Morrison說為減稅提供空間的最佳方式就是提升經濟增長,所以2016年預算案的重點將放在提升經濟增長上。

大家恐怕注意到今年政府加大的基礎設施的投入,道路和交通建設首先在全國範圍內大張旗鼓地進行著。此後,教育、醫療等領域也會廣泛受益。那麼這些投入的錢哪裡來?筆者重申國家需要開源(開發新的增長點)和保源(保房地產和不可能大幅減稅),更需要節約(堵住福利漏洞),讓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受惠。

繼礦業之後,房地產成為近一兩年來政府的搖錢樹,比如悉尼和墨爾本房市的火爆,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的稅收(如房產產權過戶稅)。我們知道任何市場不可能永遠火爆下去,到一定時候,肯定會出現回檔。筆者認為工党提出的負扣稅的改革是沒有必要的,因為澳洲的市場是高度自由和市場化的,作為政策的制定者,是不需要引入富有爭議的不必要的人為干預,而應該與時俱進,謹慎行事。

當今市場是瞬息變化的。近年來,投資者申報的負扣稅總額也呈現下降趨勢。這是因為世界範圍內銀行的利率在逐年下降,有些國家甚至出現了負利率。因此投資者付出的房貸利息大大的減少,而租金收入在逐年提高。因此占房產投資者主體的工薪階層其實每年個人的抵扣稅額度是每年下降的,也就是說,這些勞動階層在不斷地多交稅,並且這一趨勢會持續下去。工黨提倡的負扣稅改革的成效是過時的和被誇大的。

要提升經濟增長,除了要保護現有的產業(如房地產等),政府已經在廣泛宣傳科技創新。因為只有產業轉型,才能獲得發展的動力和利潤。我們需要更多的高新企業和跨國企業,來擴大就業和經濟增長。
經濟增長需要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然而對於罰懶卻是可以雷厲風行。我們現有的福利體系存在著漏洞,使得一些人有藉口不努力找工作。

澳洲新聞網人類服務部的檔顯示了人們不想工作的原因,其中,一名58歲男子因為想打高爾夫所以不想工作,一名23歲男子拒絕每天工作多於3小時。

Newstart Allowance福利體系的一漏洞每年花費納稅人75億澳元,每兩周就要給單身人士523.4澳元的補貼。這一漏洞可使接收福利的人拒絕潛在的工作,並要求豁免,以免被禁止獲得8周福利。逾70%的福利受惠者都利用這一漏洞,以各種理由拒絕工作。

就業部長Michaelia Cash稱,國會的一份議案有望終止這一漏洞。但該議案目前遭到綠黨和工黨的反對。為啥每每遇到填補福利體系的漏洞時,當政者到會遇到重重的阻力?還不是因為福利受惠者手中的選票在興風作浪?
​
澳洲是高度民主的,然而這也帶來了效率低下,社會資源浪費的弊端。如福利漏洞,每年花費納稅人75億澳元的錢本來是可以用來促經濟,保就業,現在卻被少數人利用,難道我們真的無可奈何,束手無策了嗎?讓我們對接下來的政府舉措拭目以待吧!



 

0 Comments

    作者

    施伯欣從小就知道自己有一天會被稱呼為「老施」只是沒想到這一天那麼早來臨。澳洲布里斯本著名的房地產講師,上千位的地產從業人員都尊稱「老師」。

    內容若欲轉載或引用請取得作者同意,但歡迎將網址轉發給朋友分享。

    歷史回顧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June 2021
    January 2021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July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Nov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rch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November 2015
    May 2015
    March 2015
    June 2010

    類別

    All
    一般
    市場評論
    市場評論
    房地產法律
    推薦連結
    老生長談系列
    課程資源

    免費訂閱施老師愛開講電子報

    * indicates required

    RSS Feed

Knowledge Bank Institute of Australia
Oceangel Holding Pty Ltd      ABN:  88 699655843


Telephone

+61 7 3386 0036

Fax

+ 61 7 3386 0037

Address

37 Wembley Rd Logan Central Q4114
  • 關於施老師
    • 樂善好施服務隊
    • 影音新聞收集
  • 房產教室
  • 政經教室
  • 美食教室
  • 校外教學
    • 馬爾地夫遊記
    • 賽席爾遊記
    • 杜拜遊記
    • 新加坡遊記 >
      • 新加坡美食之旅 (二)
    • 海洋贊禮號遊記 >
      • 海洋贊禮號 行之卷
      • 海洋贊禮號 住之卷
      • 海洋贊禮號 衣之卷
      • 海洋贊禮號 食之卷
      • 海洋贊禮號 育之卷
      • 海洋贊禮號 樂之卷
    • 北海道玩雪之旅 >
      • 北海道 衣之卷
      • 北海道 行之卷
      • 北海道 住之卷
      • 北海道 食之卷
      • 北海道 育樂之卷
    • 布市秘境 - 皇家峇里養生館初體驗
  • 報讀課程
    • 老生長談 - 畢業生專訪
    • 學生推薦函
  • 聯繫施老師
  • 學生會員專區
    • 就業機會
    • 昆士蘭優良律師排行榜
    • 2016 結業晚宴相簿
    • 2017 學院化裝舞會
    • 2018 學生專業形象照拍攝活動
    • 2018 Charity Conc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