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老師愛開講
  • 關於施老師
    • 樂善好施服務隊
    • 影音新聞收集
  • 房產教室
  • 政經教室
  • 美食教室
  • 校外教學
    • 馬爾地夫遊記
    • 賽席爾遊記
    • 杜拜遊記
    • 新加坡遊記 >
      • 新加坡美食之旅 (二)
    • 海洋贊禮號遊記 >
      • 海洋贊禮號 行之卷
      • 海洋贊禮號 住之卷
      • 海洋贊禮號 衣之卷
      • 海洋贊禮號 食之卷
      • 海洋贊禮號 育之卷
      • 海洋贊禮號 樂之卷
    • 北海道玩雪之旅 >
      • 北海道 衣之卷
      • 北海道 行之卷
      • 北海道 住之卷
      • 北海道 食之卷
      • 北海道 育樂之卷
    • 布市秘境 - 皇家峇里養生館初體驗
  • 報讀課程
    • 老生長談 - 畢業生專訪
    • 學生推薦函
  • 聯繫施老師
  • 學生會員專區
    • 就業機會
    • 昆士蘭優良律師排行榜
    • 2016 結業晚宴相簿
    • 2017 學院化裝舞會
    • 2018 學生專業形象照拍攝活動
    • 2018 Charity Concert
    • 2022 PRET Awards Night

施老師的房產教室

「老生長談」系列 (3):犀牛精神,堅持不懈,直到成功 -- 專訪吳雷 Ray Wu

16/3/2019

0 Comments

 

施老師「老生長談」系列引言:

許多朋友們見到我總是會說到「施老師您真是桃李滿天下!」教課最大的喜悅其實就是認識了那麼多的新同學。傳聞孔老夫子「弟子有三千,賢者七十二。」如今我教出來的學生也有近三千,閒著的不曉得有沒有過一半?畢竟也不是所有來上課的學生都有從業。所以我決定開始與「老生」(畢業生)們「長談」,目標專訪 72位,看看學生們畢業後現在發展得如何了?當初的學習是否對他們有所幫助?他們又有甚麼金玉良言能給後來的學弟學妹們!

施老師談專訪人物 (3): Ray Wu 吳雷 (犀牛時代 Rhino Times)

Picture
Ray Wu 吳雷,祖籍山東淄博,在鄭州長大求學。是我2014年8月份的地產班學生,後來又上了我的2016年銷售進階班、房地產開發班。他與他的太太Rachel Yang 楊萌都是我的學生,由於 Rachel 很會唱歌這件事是在同學們中傳遍的,所以同學們每次組織卡拉 OK聚會,都會邀請他們夫妻倆。比起Rachel的大方健談,還有Rachel那令人難忘的中音歌喉,靜靜地坐在一旁拍手從不唱歌的Ray,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個比較沉默,但說話一針見血很有見地的男人。平時不說話,有時一講話會把人給毒倒,我記得2017年我生日舉辦了化妝派對,Rachel來宴會上獻唱,Ray穿著一身泰國渡假的衣服,我問他你這是在扮演甚麼角色?他指了指他唱歌聲音中性的老婆,說「幫泰國人妖拉皮條的」,真讓人絕倒!

他所開創的地產公司「犀牛時代」名字很不一樣,但熟悉了Ray,我們就會在他身上看到一種「犀牛精神」。犀牛,五釐米厚的皮,三千公斤的身軀,鎖定目標,心無雜念,全速前進,直到成功。Ray 也有點像犀牛一樣,有點一根筋,有自己的頑固與堅持,即使可能前方會撞得遍體麟傷,他也會義無反顧地勇往直前。他的朋友開玩笑說他「犀利、牛逼」所以叫犀牛。

透過了這次專訪,我發現平時跟我相處很少發言的Ray,說到自己的專業領域,立即散發出一種不一樣的神采。說到交際應酬Ray可能不如Rachel,但是他的專業與沉著,是讓客戶會信任他的原因。也難怪他能夠自立門戶後還大放異彩。

問:你在從事房地產業之前是做什麼的?為什麼選擇房仲業?為什麼找施老師上課?

Picture
大學畢業後進入保險行業,先後服務於幾家中資、外資保險公司,從北京離開時,是全國系統最年輕的區總監。來澳洲後,經營一家清潔公司,收入也還不錯,但總覺得只有在行銷工作中才能找到最大的樂趣。2013年的時候,買了在澳洲的第一套投資房,突然發現房地產行業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2013年5月在網上自學了全英文版的房地產銷售人員資格證書的課程,並拿到從業資格證書,從此開始了在 IRONFISH的房地產從業之旅。在那裡交到了朋友、學到了東西、當然也看到了一些問題,大概11個月後,我決定開一家自己的房產仲介公司,需要更高級別的執照。之前自學的時候,花了蠻多精力,我覺得面對面授課的方式應該會更有助於知識點的理解與吸收,又趕上施老師的課程恰好開班,擇日不如撞日,於是便有幸成為施老師的學生。

問:能不能介紹一下畢業後的房產工作經歷與成績?

2014年Full license的課程畢業後,我開始運營自己的公司Rhino Times Real Estate(犀牛時代海外置業)。從一個人的公司到二十幾個人的團隊這個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所需要的精力也大很多,再也不是只要關注好自己的銷售工作就好了,行銷、客服、財務、培訓等等各個環節都要時刻關注,每每遇到棘手的專業問題,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施老師。事無巨細,施老師每次都會給出專業詳盡的解答,這一點必須要手動點贊。

後來還參加了房地產開發課程,有幸結識了施老師的老師,行業大神Clive Warren教授(按輩分算,我們得叫師爺了,哈哈哈),當然也少不了那期課上結識的眾多優秀的同學們。後來也參與一些房地產開發案,商業物業買賣,現在還經營一家物業管理公司。

Picture
​行銷行業講成績都是拿數字說話,我在房地產行業只有6年的時間,大的成績不敢講,我只講幾個參加施老師課程前後的指標對比吧:上課前我個人的年度業務量大概將近20套房產,結業後的第一年這個數字是45套;上課前,我的單個客人重複購買紀錄是7套,結業後這個紀錄是9套;上課前,我的單套最高銷售額是65萬澳幣,結業後住宅類物業單套最高銷售額是1180萬澳幣(據說是打破了當地當年度的紀錄);上課前,我的轉介紹紀錄是3代(客戶的朋友的朋友成為我的客戶),結業後,我的轉介紹紀錄是7代。

問:從施老師課程中學到了什麼讓你印象很深的東西讓你運用在了工作上面?

除了專業知識以外,通過施老師的課程我最大的收穫是關於口碑。其實,任何一個行業,想要長久發展,良好的口碑都是重中之重。這一點在行銷領域尤為重要,否則我不會有那些重複購買和轉介紹的客人。但是,口碑並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建立,更不是輕輕鬆松就能獲得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施老師的學生有近三千人,各個學生遇到問題都能馬上得到解答,這絕對不是一個輕鬆的事情,也正因為如此,施老師的口碑在業內大家都有目共睹。在我公司新員工入職培訓的時候,我都會講一句話,「做事先做人」,只有我們先把自己做得術業專攻、堂堂正正、誠實守信,客戶才敢放心把房產投資方案交給我們來打理。這樣我們才能跟客人一起成長,一起收穫,一路相隨。
Picture

問:​給予想從事你現在行業的學弟學妹們最大的一個忠告建議是?

忠告談不上,我想對學弟學妹們說,如果你想在這個行業長期發展,請保持一顆謙虛好學的心,一顆不畏挫折的心,一顆樂於奉獻的心,一顆陽光積極的心。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是否也想成為72位被施老師專訪的畢業生之一呢?無論您畢業了是當了仲介、做物業管理、開始房地產開發、還是買了投資物業、都歡迎跟施老師分享您的故事、您的經驗!當然,第一步是先上課、畢業了才有機會參與施老師的「老生長談!」
0 Comments

「老生長談」系列 (2):APMA與北區華人之家創始人 -- 專訪吳健雄 Carl Wu

9/3/2019

0 Comments

 

施老師「老生長談」系列引言:

許多朋友們見到我總是會說到「施老師您真是桃李滿天下!」教課最大的喜悅其實就是認識了那麼多的新同學。傳聞孔老夫子「弟子有三千,賢者七十二。」如今我教出來的學生也有近三千,閒著的不曉得有沒有過一半?畢竟也不是所有來上課的學生都有從業。所以我決定開始與「老生」(畢業生)們「長談」,目標專訪 72位,看看學生們畢業後現在發展得如何了?當初的學習是否對他們有所幫助?他們又有甚麼金玉良言能給後來的學弟學妹們!

施老師談專訪人物 (2): Carl Wu 吳健雄 (APMA 澳洲物業管理聯盟)

Picture
Carl Wu 吳健雄,福建人,是我2014年4月份教出的物業管理權學生,我印象中上課時覺得他像是一位樸實的老農,誰知道就是這麼一位看起來平凡無奇的老實人,在物業管理權行業栽種下了APMA這顆種子、呵護成了樹苗,成長茁壯成了業界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自從2010年我開始教課以來,澳洲的華人朋友們,前仆後繼地進入了物業管理權行業,買下了一個又一個的住宅小區或大樓管理權。華人的小區經理們,至少有八成以上是我的學生。透過與學生們的交流,我知道我所在教的政府所規定的Resident Letting Agent小區出租經理執照課程是不足以讓他們應付許多在經營小區時所會面臨的問題,我只好不斷的加入更多的內容,並在課後盡可能的在微信上回答學生們各種問題。

直到2014年10月在Carl的招集下,我與其他九位他找來從事物業管理權的同學們,聚集到了Sunnybank Hills Shopping Town的 Food Court,併了併桌椅,就開了 Australian Property Management Alliance 澳洲物業管理聯盟的草創大會。這群一起創立APMA的元老們,不為了利益,而是希望能夠為所有從事物業管理權的華人們搭建一個可以交流經驗互相幫助資源共享的平台。大家都掏錢出來作為成立的基金,Carl Wu 被我們大家推選為理事長,我則是被推舉為名譽理事長。如今APMA會員超過一千人,受到行業的重視,這都歸功於Carl的遠見、想法與努力。眾人拾柴火焰高,Carl 就是一個放下薪傳火種的領袖人物,除了APMA還為北區華人打造了北區華人之家,一直為團結華人而努力。
Picture

問:你在從事房地產業之前是做什麼的?為什麼選擇房仲業?為什麼找施老師上課?​

我89年底來澳洲,當時正值經濟蕭條,工作難尋。不得不放下工程師的身段去洗碗、做清潔、當機器操作工,後來一直從事與家居建築業相關的 生意。直至某一天,不分白天黑夜,節慶公假忙碌於建築裝修的我突然意識到自己需要一個平靜、閒逸一點的生活,於是我敲開了施老師的學門。

施老師是一個風趣幽默,事業有成的帥哥,周圍總被美女學生包圍著。但他吸引我的卻是他的真誠,專業和樂於給予。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就是這樣一個人,無私地把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們在今後的生活中受益匪淺。

問:是什麼原因促使你成立澳洲物業管理聯盟 -  APMA?

Picture
我在施老師的課堂中,我聽到了施老師感嘆「一個洋人物業管理經理做不好,人家會說他怎麼那麼差勁;一個華人物業管理經理做不好,人家會說華人都不適合作物業管理。」我2014年7月開始管我的第一個小區,在行業中我也感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外面仲介對我們的生意肆無忌憚地侵蝕。就讓我萌生起把大家組織起來,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質,降低管理成本,共同抵禦外來仲介,共同發出自己聲音的想法。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施老師,得到了他的積極回應和支持。記得當時我們找了十個志同道合的學生一起籌畫組織澳洲物業管理聯盟-APMA這個組織,但最終只有七個人堅持下來。在名譽理事長施老師,理事長的 我以及全體理事的共同努力下 APMA-澳洲物業管理聯盟終於成功地被澳洲物業管理行業所接受,並成為為數不多的ABMA行業規則修訂小組成員之一。我也當選為澳洲住宿管理經理公會ARAMA布里斯班委員會委員。幾年來,APMA給大家建構了廣告平臺,提供了生財工具的團購價格,組織行業上下游專業人士演講,組織大家一起活動交流。我們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不分白天黑夜地為廣大會員爭取權益,謀取福利,義務為經營中遇到問題的經理們開惑解疑,提供幫助,得到了大家的廣泛認可和讚揚。澳洲物業管理聯盟從剛開始的二三十人發展到如今的一千多人,還有一些澳洲人加入到我們的組織來。
Picture

問:你有甚麼想跟學弟學妹們分享的經驗嗎?

幾年來的奉獻讓我摸索出了一個道理,在你施捨的同時你也得到了。這是我願意與學弟學妹們分享的經驗。當你把自己在管理中的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在經理微信群中分享,其他經理也會同時回應自己的作法或給出提議,無形中你改進、完善、驗證了你的管理經驗。有道是:「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集體的智慧一定是更加強大的。華人比較喜歡突出自己,喜歡單打獨鬥,這種做法絕對不適合提高自己的生意管理水準和價值。

問:為什麼你會在辛苦自己的事業之餘還要從事公益活動,參與甚至成立社團組織呢?

Picture
也就是在長期從事公益活動中,我意識到行業的規則修改並形成法律是離不開政界的推動的。而想影響政界或是你必須從政,或是你要把大家組織起來,形成一個強大的社團。終於二零一七年十一月,我在一些志同道合者的鼓動下,組織成立了北區華人之家,為北區華人服務發聲。截至今日,北區華人之家發展迅猛,名聲鵲起,成為華人圈中的一大社團。

然而當我意識到如果只是僅僅局限于在華人中打轉,並不能被社會所接受,不會被政界所看重,更有可能在某種情勢下被當作政治的犧牲品時,我開始嘗試與其他民族社團溝通交流,並陸續進入幾個多元文化組織擔任理事,為引領我們華人融入澳洲社會,聯合各個民族社團,形成一個廣泛的聯盟做出自己的貢獻。我在想,一旦我們的多元文化社團被澳洲社會認可接受,那麼我們發出的聲音豈是政治家們所能輕易忽視的呢?
Picture

施老師結語

非常感謝 Carl 理事長接受我們的專訪,我最感佩Carl的一點是,當他把北區華人之家成立起來舉辦年度春節聯歡晚會時,他能把北區的重量級政要們都請來,還請我來陪他們坐在主桌。而自己身為北區華人之家的會長,連個座位都沒有,整晚站著忙前忙後。一年後他主動的讓位交接,提攜新會長,讓大家都有奉獻的機會,第二年我與澳洲聯邦內政部長坐在主桌,身為榮譽會長的他還是沒有位子,跟新任會長繼續忙前忙後,新會長還有機會在我身旁坐下一會兒,Carl還是一點也不肯怠懈。我知道Carl理事長一直想把APMA理事長的重擔交出去,可是理事會們都覺得希望他能多做幾年,因為那麼勤奮的理事長實在是太難找了。謝謝吳理事長對物業管理權行業的付出!
Picture
接待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的參訪
是否也想成為72位被施老師專訪的畢業生之一呢?無論您畢業了是當了仲介、做物業管理、開始房地產開發、還是買了投資物業、都歡迎跟施老師分享您的故事、您的經驗!當然,第一步是先上課、畢業了才有機會參與施老師的「老生長談!」
0 Comments

「老生長談」系列 (1):賣房子、買房子、找燕子 -- 專訪王燕 Yan Wang

5/3/2019

0 Comments

 

施老師「老生長談」系列引言:

許多朋友們見到我總是會說到「施老師您真是桃李滿天下!」教課最大的喜悅其實就是認識了那麼多的新同學。傳聞孔老夫子「弟子有三千,賢者七十二。」如今我教出來的學生也有近三千,閒著的不曉得有沒有過一半?畢竟也不是所有來上課的學生都有從業。所以我決定開始與「老生」(畢業生)們「長談」,目標專訪 72位,看看學生們畢業後現在發展得如何了?當初的學習是否對他們有所幫助?他們又有甚麼金玉良言能給後來的學弟學妹們!

施老師談專訪人物 (1): Yan Wang 王燕 (NGU Real Estate)

Picture
王燕 Yan Wang,山東青島人,是我2014年12月地產從業人員證書班的學生,那時候她的英文名字還叫 Diana。我在上課時說過,一個好的仲介要能夠在短短30秒的自我介紹能夠留下深刻的印象,因為只要客戶能夠記住你,你就贏在起跑點了。所以每期課程我總是會讓全部的學生輪流站起來做自我介紹,希望聽到讓人耳目一新的自我介紹詞。王燕的第一次自我介紹沒有在我記憶中留下過多的印象。王燕2015、2016又分別回來上了地產仲介執照班、進階銷售班,而第二次的自我介紹她就改了名字,她向同學們自信的說「你們可以叫我『燕子』,賣房子、買房子、找燕子」!

燕子總是一身紅衣,她笑著對我說「老師,您要跟同學們解釋一下,我不是不換衣服,我有五套一模一樣的紅衣服!」我記得我也曾經在課堂上說過,一個成功的仲介要能夠打造個人形象,甚至建議如果是華人女仲介在西人區可以考慮穿旗袍。女同學們紛紛互相打趣說誰還穿了旗袍呀!我想燕子找到了個人的形象設計,無論她在幾家地產公司飛來飛去,大家都會記起有這麼一隻賣房子很厲害的紅燕子。

選擇第一個採訪燕子是因為最近居然在 7 News 第七台的新聞上看到她,一身紅衣的燕子出現在全國觀眾面前。現在的房仲業越來越激烈,想要脫穎而出,要有創意要有想法,連拍攝介紹房子的影片也要與眾不同。我想請燕子來跟同學們分享她的經驗。
Picture

問:妳在從事房地產業之前是做什麼的?為什麼選擇房仲業?為什麼找施老師上課?

我大學研究生工作都在北京12年,在國家單位的一本核心期刊做編輯,記者和市場經理。2010年隨先生移民澳洲,安家布里斯班。

因為2013年有套房子在Wellington point出售,當時的agent是LJHooker Birkdale 的老闆 Debbie Ward,她跟我聊得蠻開心說現在office極需會講中文的sales,因為整個東區都沒有華人仲介,請我考慮。後來我把這個事情忘了,過了一年也就是2014年又碰到她才正式考慮去試一下。我是衝她一周$650的工資去的!哈哈!開玩笑了,其實是因為在澳洲做了近5年家庭主婦好無聊。

來聽施老師的課是覺得自己英語不夠好,怕聽不懂,加上看到報紙廣告,一位朋友也提到施老師是唯一用中文授課的老師,我就趕緊聯繫報名了。

問:能不能介紹一下妳畢業後的房產工作經歷與成績?

第一次我只學了一個sales的課程,2015年初拿到license 就光榮上崗了。開始的半年在LJHooker Birkdale主要是做 selling agent,負責賣公司的房源。我比較幸運,雖然本區華人少,華人買家更少,但是只要走進辦公室的華人都在我幫助下買到心儀的房子,因為我耐心帶客人看房,專業選擇比較。在這半年裡學到很多知識,也讓整個東區的市場知道我的名字。所有Local agent都歡迎我帶客人來,給我分40%的傭金。

半年後2015年7月我幫客人買到了一套Raby Bay碼頭豪宅,從而認識了我的第一個business partner - 當時Raby Bay首屈一指的Remax Bayside的Margot Fabian。我們組成了一個洋人➕華人的team叫做Team FabYan。從這個時候開始,我開始從selling agent 變成listing agent,而且以賣碼頭豪宅為主。這個期間我又回到施老師這邊拿到了full license。我從Margot身上學到很多,她是有30年地產銷售經驗的老前輩。我們合作了一年,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是本來我覺得是她為主我為輔,結果後來90%的listing都是我拿來的,她在辦公室做paper work多一點。

到2016年雖然在東區已經小有名氣,但是我還是覺得市場不夠大,來到南區Remax Masters。除了家門口的Raby Bay豪宅也做華人區生意,趕上當市場不錯,迅速在南區做起來。在Sunnybank Hills、Stretton、Calamvale、Underwood均有成功售出。而且每次價格都是高於同條街水準。

2017年在我從業第三個年,家門口Raby Bay開了一個上市公司McGrath 的辦公室,專門賣豪宅。老闆跟我伸橄欖枝,恰好我也覺得每天往返南區辦公室有點累,還要接送孩子,我的辦公地點又回東區。在南區辦公的一年很珍貴,讓我迅速熟悉和瞭解南區市場還有結識很多客戶。即使後來office回到東區,我還是南區東區通吃。大部分生意都是客人推薦,口碑相傳來的。

2018年3月在McGrath做了一年,想出來自己做,也有諮詢施老師,老師也覺得可行,說再換別的公司也都差不多。我就開始籌備自己的公司品牌和物色辦公室,機緣巧合朋友喊我去NGU,就是現在的公司。說一定適合我,因為我是一個以豪宅為主,又遍地開花沒有farm area的人。NGU 的創始人Emil Juresic親自打電話來約我來公司看看,我發現了這個公司有我之前所有公司所沒有的資源。尤其是在digital marketing 數位宣傳和video 影片做的尤其好。另外就是辦公室在Toowong 總部,也是我很喜歡的位置,我從來沒做過的西區市場中心。瞭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喜歡挑戰自己。當覺得在東區可以生存的時候我不滿足現狀,要挑戰南區市場,當南區熟悉了我又想開拓更難的西區。

如今也在西區創造了幾單破紀錄的買賣,例如本地No.1的local agent半年290萬賣不掉的豪宅,我在接手1個週就以3百萬成功售出。主要在Indooroopilly、St Lucia、Toowong、Auchenflower等華人agent很難競爭的區占了一席之地。
​
從收入上講,基本每年都是翻倍的。

Picture

問:從施老師課程中學到了什麼讓妳印象很深的東西讓妳運用在了工作上面?

施老師的課收穫太大了,我基本每年都有去再進修,連續4年。每年都有推薦師弟師妹們去上課。因為施老師所講的除了課本上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案例分析。還結合他自己的從業經驗來輔導我們這些新入門的agent。每次遇到疑難問題都可以隨時隨地問他,電話微信他都是事無巨細耐心回復。老師教的拿Prespecting 客源的方法,一步一步指導您如何成功拿到listing。

Picture
燕子從業近五年,客戶滿意指數五顆星,大家都說她努力、誠實、熱情、有親和力、樂於助人。在買賣過程中從頭到尾照顧得很好。上圖是一封賣家的親筆信!

問:​給予想從事妳現在行業的學弟學妹們最大的一個忠告建議是?

忠告談不上,我很開心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心得:我覺得當時我們班很多同學都沒有在做二手房,大部分是小區經理,也有開發商和賣樓花的。因為大家都被三個月和三年法則嚇怕了。三個月沒有生意就不適合,三年堅持不下來就不算成功。雖然我做了4年也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真的只是剛剛開始。但是我可以很自信的說,我選對了行業,一個在中國我絕對不會做的職業,在澳洲我可以發揮我的特長又熱愛的職業。做仲介其實很有挑戰,如果你可以堅持下去,相信你走到世界任何角落和城市都不會沒有飯吃。同時可以結交各界人士和朋友,記住:你的努力、真誠和專業大家會看得到!加油吧同學們,跟著施老師開啟你幸福的職業生涯。
Picture
Picture
是否也想成為72位被施老師專訪的畢業生之一呢?無論您畢業了是當了仲介、做物業管理、開始房地產開發、還是買了投資物業、都歡迎跟施老師分享您的故事、您的經驗!當然,第一步是先上課、畢業了才有機會參與施老師的「老生長談!」
0 Comments

    作者

    施伯欣從小就知道自己有一天會被稱呼為「老施」只是沒想到這一天那麼早來臨。澳洲布里斯本著名的房地產講師,上千位的地產從業人員都尊稱「老師」。

    內容若欲轉載或引用請取得作者同意,但歡迎將網址轉發給朋友分享。

    歷史回顧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June 2021
    January 2021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July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Nov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rch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November 2015
    May 2015
    March 2015
    June 2010

    類別

    All
    一般
    市場評論
    市場評論
    房地產法律
    推薦連結
    老生長談系列
    課程資源

    免費訂閱施老師愛開講電子報

    * indicates required

    RSS Feed

Knowledge Bank Institute of Australia
Oceangel Holding Pty Ltd      ABN:  88 699655843


Telephone

+61 7 3386 0036

Fax

+ 61 7 3386 0037

Address

37 Wembley Rd Logan Central Q4114
  • 關於施老師
    • 樂善好施服務隊
    • 影音新聞收集
  • 房產教室
  • 政經教室
  • 美食教室
  • 校外教學
    • 馬爾地夫遊記
    • 賽席爾遊記
    • 杜拜遊記
    • 新加坡遊記 >
      • 新加坡美食之旅 (二)
    • 海洋贊禮號遊記 >
      • 海洋贊禮號 行之卷
      • 海洋贊禮號 住之卷
      • 海洋贊禮號 衣之卷
      • 海洋贊禮號 食之卷
      • 海洋贊禮號 育之卷
      • 海洋贊禮號 樂之卷
    • 北海道玩雪之旅 >
      • 北海道 衣之卷
      • 北海道 行之卷
      • 北海道 住之卷
      • 北海道 食之卷
      • 北海道 育樂之卷
    • 布市秘境 - 皇家峇里養生館初體驗
  • 報讀課程
    • 老生長談 - 畢業生專訪
    • 學生推薦函
  • 聯繫施老師
  • 學生會員專區
    • 就業機會
    • 昆士蘭優良律師排行榜
    • 2016 結業晚宴相簿
    • 2017 學院化裝舞會
    • 2018 學生專業形象照拍攝活動
    • 2018 Charity Concert
    • 2022 PRET Awards Night